2012年,安徽省提前完成了争取水利投资计划和完成水利建设投资“双超百亿”的目标,实现了“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年”各项目标。关于下一步工作重点,纪冰介绍道:“2013年,我们准备组织开展‘农田水利建设提升与管理创新年’活动,提升农水工程建设质量与效益,创新农水工程管理体制与管护模式。安徽省将在16个市全部设立改革试点,总结试点经验,争取在明年逐步推广,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解决农田水利工程管护问题,努力做到农田水利工程‘产权有归属,管理有载体,运行有机制,工程有效益’。”
“农田水利工程不仅要建好,更要管好、用好,使之长期发挥效益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安徽省水利厅厅长纪冰连续3年“两会”都为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建言献策,今年一脉相承地提交了“加快建立健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运行机制”的议案建议。
纪冰指出,近年来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,工程建设速度不断加快,但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主体缺乏、体制机制不健全问题凸显,严重影响着工程使用寿命和工程效益的发挥。
针对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建好后“没有机构管,没有人员管,没有经费管”的“三无”状态,纪冰建议:一是尽快制定出台“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条例”,明确各类投资渠道和投入方式兴建的小农水的产权划分,确定产权、经营权与管理权。二是培育发展小型农田水利管护模式,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民用水者协会、农田水利合作社、大户承包及家庭农场、专业化服务组织等管护模式,给予政策倾斜和经费扶持。三是建立稳定的管护经费保障机制,由工程受益者适当筹集,政府给予适当补助。四是规范监督考核,强化考核结果应用。
“我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规定涉及农田水利建设的有关项目,应提取1%~2%的项目经费作为建后管护的专项资金。”纪冰说,“项目资金只是拿来建,但建好后没钱、没人管不行,要允许提取一部分资金作工程管理用,由县级主管部门专户集中存储,实行专款专用、滚动使用。”
据了解,在向大会秘书处议案组提交的9件安徽代表团建议中,与水相关的有6件,占到2/3,包括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皖西大别山区生态保护建设、加快推进引江济淮工程等。纪冰说:“水利工程不仅为‘三农’服务,更是为国民经济服务。代表们在调研和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水作为战略性资源之一的重要性,必须保护好,利用好,管理好。”